人类是灵活的,多才多艺且具有创造力。机器是死板的,需要精置且相对局限于规定的操作。在二者之间就可能存在配合不当,如果得当,还能互相增强能力。想想电子计算器。它不能像人一样做数学能够解决人不能解的问题。再者,计算器不会出错。所以人使用计算个完美的组合:我们人类搞清楚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编写算然后使用计算器算出结果。
如果我们不认为人与机器是协同工作的系统,仅仅将可以自动化桶务指派给机器,剩余的留给人来做,这样就会出现困难。这最终使得月像机器一样行动,就像时尚界的模特,这种方式不符合人的才能。我们希望人来控制机器,这意味着要长时间保持警惕,而这不是我们所擅长的。要求人类做极其精密和准确的重复操作,这也是我们不擅长的。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分配机器和人的任务时,不能够发挥人的长处和能力,反而依赖于我们天生的从生物学上角度不擅长的领域。然而,当人出错了,他们会受到指责。
我们所说的“人为差错”,往往只是一种人类特性与技术需求不相符的行动。结果,它标志着技术的不足,不应该被认为是差错。我们应该去除差错的概念。相反,应该认识到人们可以使用辅助手段,将目标和计划转变为适应技术的合理形式。
鉴于人类的能力和技术要求之间存在不匹配,差错不可避免。因此,最好的设计承认这个事实,同时寻求减少差错的机会,并且减轻差错带来的影响。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差错,然后想办法避免这些差错,设法使操作具有可逆性,以尽量减少差错可能造成的损失。以下是一些关键设计原则:
·将所需的操作知识储存在外部世界,而不是全部储存在人的头脑中,但是如果用户已经把操作步骤熟记在心,应该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利用自然和非自然的约束因素,例如物理约束、逻辑约束、语义约束和文化约束;利用强迫性功能和自然匹配的原则。
·缩小动作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在执行方面,要让用户很容易看到哪些操作是可行的。在评估方面,要把每一个操作的结果显示出来,使用户能够方便、迅速、准确地判断系统的工作状态。
以拥抱差错的态度来处理差错,探寻并理解引起差错的原因,确保它们不再发生。我们应当提供帮助而不仅仅是惩罚或责备。
做咨询时,我有一条简单的原则:从来不去解决问到我的问么有如此相互矛盾的原则?因为,MBA我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真正委摹的和本质的问题。通常只是问题的表面。就像在第五章所讲,对 错的解决方案依赖于找到真正的、深层的事件诱因,在设计中,的秘诀就是理解真正的问题是什么。让人吃惊的是,有多少人经常没有深入提问就去解决摆在面在我的研究生课堂上,无论是工程学还是商务课程,我喜欢在第
给学生们一个问题,然后在下一周的课堂上聆听他们的精彩方案会准备详尽的分析、绘图和说明。MBA的学生还会使用图表展示的分布特征。他们亮出一大堆数据:成本、销量、效益和利润。会画出详细的图纸和规格。这些都做得很出色,展示得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