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世界的当事人最容易不满与不解的是:我99%都是好的,为什么舆论非要与我1%过不去呢?2017年春节后,云南一位官员的诗歌在网上走红,诗里这几句话,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是如果你只叮着有缝的蛋而看不到那么多生态有营养的土鸡蛋的话说明你也只不过是一只苍蝇而已绝不是苍山上的雄鹰放着99%不管,盯着1%不放——无数人的同感:舆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
;
舆论世界的当事人最容易不满与不解的是:我99%都是好的,为什么舆论非要与我1%过不去呢?2017年春节后,云南一位官员的诗歌在网上走红,诗里这几句话,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是如果你只叮着有缝的蛋而看不到那么多生态有营养的土鸡蛋的话说明你也只不过是一只苍蝇而已绝不是苍山上的雄鹰放着99%不管,盯着1%不放——无数人的同感:舆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
;舆论的弱原理不是中国舆论场的特色,而是适用整个舆论世界的。每个国家每个舆论场的具体群体群落可能不一样,但现实世界与舆论世界的强弱倒置却是一样的。舆论的世界就是由强弱关系构建与衍化的世界。所有的关系都可以转换为强弱关系,所有的身份都可以解读为强弱身份,所有的变化都可以理解为强弱变化。强弱是舆论场第一个要识别的属性,人们根据强弱这个属性进行站队。舆论的本质就是争夺关注与争取认同,争夺关注的
;第一, 喜爱度。群体形象很难让人们喜爱。养宠物的就知道,养猫养狗的人最多,即使少数特例养狮子、蜥蜴、蛇,都是个体动物,极少看到人们把蚂蚁、苍蝇、黄蜂这样的群体动物当宠物养。第二, 情感度。即使有人养蚂蚁、苍蝇、黄蜂,也无法对几百只昆虫一一命名,不仅不容易分辨,而且即使分辨得出,也记不住。没有名字的东西,就很难产生感情。电影里不关事英雄的牺牲,还是普通人的死亡,只要是
;“中国威胁论”的第二个舆论发酵点,就是群体形象的群像传播。厦门大学教授周宁认为,今日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威胁论”,二是“中国崛起论”。中国很多人的反应是:当西方人说中国威胁的时候,就不高兴;当西方人说中国崛起的时候,就兴高采烈。殊不知这两个观点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只有中国崛起了,才有可能威胁。&l
;如果说中国的国际传播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觉得就是强势传播。舆论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打击敌人,而是争取朋友。舆论的作用在于最大化地孤立敌对势力,而不是打垮敌对势力,它的分化能力远远超过其打击能力。舆论有威慑作用,但它的威慑最终靠的还是背后的实力和可能产生的后果。真正的敌对势力仅仅靠舆论传播是吓不退和打不垮的,他们最怕的还是导弹。国际传播的首要目的是争取朋友,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同与理解,在道义
;中国在国际舆论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对中国的“妖魔化”,其中一个魔咒便是“中国威胁论”。解决问题,必须先认识问题。首先要弄明白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按照舆论的碉原理,强者在舆论世界处于不利地位,但美国比中国更强大,为什么没有“美国威嘲论”,反而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却有“中国威胁论”呢?这充分说明
;许多强者,在每一个领域都想和别人比,就是和下属打个牌,也希望赢下属。到KTV唱个歌,掌声也要比下属大。90%的下属可能不太愿意和领导打牌、唱歌,就是因为这类喜欢拉二胡的书记太多了。电影《开国大典》里有一段经典台词渡江战役之前,国民党四个军官在指挥所打麻将,突见蒋介石进来,顿时汗如雨下。蒋介石没有发作,让输得最惨的一个家伙站到旁边,说: “来!我陪你们打几圈。&rd
;一位县委书记演奏二胡的视频曾经红遍网络。曾经的满堂喝彩,事后的一片笑炎,留给人们许多的为什么。其实,一位愿意为群众拉二胡的书记,本是蛮可爱的。人们见多了正襟危坐的领导、拿腔拿调的官员,当他们展现自身的另一面,与民同乐时,群众本应欢迎还舞及,为什么反而喝倒彩呢?人类表演学之父谢克纳说: “当一个人被迫只能扮演一种角色的时候,这个人是一个被压迫的人。有的人在外人看来非
;最后,我说了我的答案:很简单,打分不回避,但要打几个分。第一个分,打给成千上万的基层铁路员工。他们没有春节,只有春运,无数的人,春节都是在值班室和路上度过的,我给可敬可爱的铁路员工,特别是奋战在第一线的铁路员工打100分(给基层的铁路员工打高分,民意不会反弹,而这些话出自铁路高层之口,更会温暖第一线的员工)。第二个分,打给铁路管理层。认认真真分析问题,找出差距,比如预案不够、配套不全、
;这个打分引发广泛的争议,网络民意集中在对铁道部丢分的反思。舆论世界和实世界有很多规则是倒过来的。舆论的弱定理告诉我们,舆论有天然的补偿机制。在“打分舆论”中,自己打分越低,舆论给的分可能越高;反之,自己打高分,舆论往往把他的分数往低里打。电视剧最懂这个道理,那些苦情戏里,越是吃苦吃亏的角色,越是得到观众的喜爱。在台湾主持界,大家都明白这个“潜规则&r
;